我很喜歡我位在海邊的烹飪學校Laguna Culinary Arts,早晨頂著濃霧開在蜿蜒的鄉間小路,
青草地上點綴著灌木叢,四周的田園景色就像哈比人的村落。
小小的學校外牆漆著歐舒丹黃,可能是因為校長父子來自葡萄飄香的勃根地,
花圃裡欣欣向榮著歐洲人最擅長使用的各式香草,迷迭香、百里香、茵陳蒿...隨時候著廚師們信手拈來。
法式烘焙課是我學習里程當中最期待的一部分,精通法式料理及摩洛哥菜的法國爺爺強項真的不在甜點,
但他設計了一系列課程,用法國媽媽最家常的方式,讓我們也能零失敗地端上自家餐桌。
沒有花都巴黎甜點舖的精緻,少了fancy奪目的裝飾,一切都超rustic,但滋味真是掛保證的好,
尤其,經過台灣人我本人(時常被同學誤認為日本人)及家中食客縝密判斷,真的不會過甜,相當出乎意料!
不過...請先把這篇當成課後作品集欣賞,待我消化吸收完這些糖分後,再慢慢分享食譜齁~~
感覺應該先分享我的瘦身食譜 (汗)......:P
Crème Caramel 法式焦糖布丁
焦糖、雞蛋與鮮奶泡在熱水裡慢慢烘烤熟成,倒扣的瞬間焦糖液傾瀉,如此動人心弦!
Tarte Alsacienne 阿爾薩斯塔
外皮使用Pâte Brisée法式酥塔皮麵糰,酥脆又有層次,
內餡是法國爺爺指定的Golden Delicious金蘋果,清甜多汁,與鮮奶油、香草籽交織成軟綿細緻的質感。
接著是Puff Pastry 酥皮麵糰家族,第一次挑戰徒手做酥皮,
折三折桿七次,越冰越難桿,手都快爆炸~~~桿好後還要在冰箱裡休息一晚,極度搞剛的作品。
Almond Pithivier 杏仁國王酥派
唸起來很酷的"批踢V耶"有著金色圓頂皇冠外型,上頭是螺旋花紋,刷上閃亮亮的濃糖漿,
夾著香濃Frangipan杏仁奶油餡,傳說吃到派皮裡藏的陶瓷小人偶,就可當一日國王,並獲得整年的好運!
Mille Feuille 法式千層酥派
這款甜點很像大家熟悉的拿破崙派,將Puff Pastry 酥皮麵糰壓實烤得酥酥脆脆,
夾上香草籽、蘭姆酒奶油餡,酸甜草莓是春季裡的小驚喜!
Palmier Cookies 法式蝴蝶酥
旋轉的外型又稱"蝴蝶酥"、"法蘭酥"或"大象耳朵",僅是簡單地將Puff Pastry 酥皮麵糰桿平灑上砂糖,
就能嚐到自然的焦糖甘甜及脆口的酥皮,小小的甜點讓人一口接一口!
Apple Tart Tatin 翻轉蘋果塔
又是道經典中的經典,底層是金蘋果與焦糖漿酸甜交融的味道,頂層酥皮酥脆飄著奶油香,
出爐後還得耐心等待,稍涼後一鼓作氣倒扣,酥皮吸飽焦糖與蘋果汁,so comforting!!!
Pâte a Choux 泡芙麵糰家族製作過程也相當費勁,得將麵團在爐火上不斷攪拌,
讓多餘的水蒸氣釋出,這樣泡芙才會酥鬆,內部膨起充滿空氣。
Éclair 巧克力閃電泡芙
長型的閃電泡芙往往是我在甜點店裡最無法抗拒的一款,"閃電"一詞就是因為泡芙一出爐就以閃電速度被清空,
內層是濃濃的黑巧克力與crème pâtissière卡式達奶油餡,淋上鏡面巧克力,內外夾攻的巧克力滋味無與倫比!
Religieuse 修女泡芙 (咖啡內餡)
我自己覺得這比較像小雪人泡芙,一小一大兩球疊疊站非常可人,
內餡的咖啡萃取液來自法國,很喜歡這種濃郁又深邃的味道!
Gougère 法式乳酪鹹泡芙
第一次吃鹹口味的泡芙,一樣的Pâte a Choux 泡芙麵糰再拌入Gruyere Cheese,
趁熱咬下酥鬆的外殼,竄出熱呼呼起司香氣,配上冰涼的白酒,非常大人的滋味兒!
Fruits Tart 水果塔
用了帶著檸檬皮香氣的Pâte Sucrée 法式甜塔皮麵糰,點綴香草籽的卡式達奶油,
再鋪上滿滿繽紛絢麗的當季水果,還有閃閃動人的杏桃鏡面果膠,哪個女孩兒不愛!
洋洋灑灑完成挑戰好開心喔,道道都是純手工製作的法式家常甜點,
希望近期有機會在家也能試做成功,真的把這些技法牢牢背在腦袋~